非遗名称: 茶俗(岳阳椒子茶习俗)
非遗级别: 市级
项目地址: 东/南洞庭湖
代表性传承人:陈玥嘉
茶俗(岳阳椒子茶习俗)
茶俗(岳阳椒子茶习俗)在2022年被列入岳阳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。岳阳椒子茶习俗是岳阳地区特有的饮茶习俗,主要流行于岳阳、临湘、平江三县交界地区。
历史渊源
岳州椒子茶有史记载可追溯到明代,《隆庆岳州府志》载:“巴陵县,茶,四都,五都”,光绪《巴陵县志》中也有东乡种植花椒的记载。屈原作品中也多次提及“椒”,从侧面反映了这一带有饮椒子茶的古老习俗。
茶叶与椒子
茶叶采用“洗水黄茶”,是一种烘焙黄茶,需经摊青、水潦、冲水等十道工序制成。椒子通常使用茶椒子,以前多为野生,后村民也会在房前屋后种植。
冲泡方法
将泉水用柴火煮开,在大瓦罐里放入“洗水黄茶”和几粒椒子,用正沸的开水冲,然后用盅碗倒进倒出几回。也可在瓷质坦皮茶盅里放茶叶和椒子,用从火塘梭钩上取下的热气直冲的大铜壶现泡。使得茶味中平添了芳香和辛辣,喝起来生津解渴,醒脑提神。
饮用习俗
在岳阳“三田一洞”等地,新媳妇过门,客人来了,敬过红糖茶或芝麻豆子茶后,最后一道必是椒子茶。当地居民日常泡茶也常少不了椒子茶,认为它能压胃。这种饮茶方式不仅具有独特的口感,还体现了岳阳人的生活智慧和对自然食材的巧妙利用。在岳阳的茶文化活动中,游客们也能体验到这种传统的饮茶方式,感受其独特的魅力。
文化内涵与意义
岳阳椒子茶习俗是当地特有的传统民俗文化,承载着岳阳人民的生活智慧和情感记忆,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。它不仅是一种饮茶方式,更是当地文化传承和人际交往的重要载体。
(图片资料信息来源于网络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