非遗名称:舞狮(白羊田天舞狮)
非遗级别: 省级
项目地址:临湘
代表性传承人:周雪明
白羊田天狮舞
临湘市白羊田镇的一种传统舞蹈形式,具有深厚的文化背景和独特的艺术表现。天狮舞不仅融合了传统美术和武术的精髓,还承载着凄美的民间传说。
天狮舞始于明洪武年初,起源于临湘市白羊田镇合盘村鲁公坡,八十年代就被《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》收集。
天狮是用两米多长的杆子把狮子举在空中飞舞,它集音乐、舞蹈、武术、杂技、体育、民俗、服饰于一身,具有高、飘、活和惊险奇的表现特性,它有六转七翻八大的动作和玩法,可与龙、地师、花灯等多种形式配合表演,具有送吉祥、赐福、降魔除妖,消灾除难、永保太平的寓意。
天狮应邀参加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七天的展演,获得过湖南省第四届艺术节金奖。 2009年,白羊田天狮被纳入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。
天狮舞不仅在白羊田镇广泛流传,还被誉为“东方神狮”。这一传统舞蹈不仅吸引了中外游客的目光,也得到了世界各地的赞誉。目前,天狮舞仍在鲁公坡村等地进行表演,成为当地重要的文化活动之一。
表演形式和艺术特点
天狮舞的表演者需要具备强健的体魄和深厚的武术功底。舞者们通过举重若轻的表演,展现出天狮的威猛与灵动。锣鼓点子的急促变化使得舞者与天狮融为一体,人狮共舞,天人合一,将天狮之舞推向极致。天狮的制作工艺也非常讲究,采用稻草编织、蔑扎纸糊和毛线钩织等多种形式,创造出栩栩如生的狮子形象。
(图片信息资料来源于临湘市文化馆)